重睑术——(双眼皮) 缔造媚人大眼

  一、概述

  双眼皮是重睑的俗称,眼科专业术语称之为上睑皱襞,从美学角度看,具有重睑的上睑外形使人眼神更富于感情的表达和明眸的显露。单眼皮往往给人以一种单调、臃肿、缺乏生机的感觉,为了改变这种欠缺,诞生了手术形成重睑的方法。

  重睑术是一种多、常见的美容外科手术,它深受人们的欢迎。重睑术的操作并不复杂,有外科基础知识的医生一学就会。然而,要使每一个手术术后效果都漂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韩式重睑术以个人气质,结合时代及区域的审美特点,打造人体黄金比例的自然双眼皮,无疑是当下漂亮、受欢迎的一种重睑术。

 

     二、术前应认真听取受术者的要求

  受术者对双眼皮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希望自然一点,做完后不要让周围人看出是人工做的。对于这种人一般不宜做宽,重睑线高度一般在6~7 mm,但亦要向受术者讲清楚,如果只做5~6 mm宽,虽然术后1个月内显得很自然,但2~3个月之后,或者再长一点的时间,重睑线就会不明显,而呈现所谓的“隐双”。有的受术者希望双眼皮宽一些,便于化妆描眼线。这就需要做宽一些,重睑线高度一般为8 mm,甚至(对于一些演员)可达9~10mm。有的人还希望做成所谓欧式双眼皮。这就是一般欧美人的宽而深、睫毛往上翘的双眼皮。术前医生应认真听取受术者的要求,然后再根据其眼部条件施行手术。(图1-1)

  三、术前应仔细检查受术者的眼部情况

  术前,医生应检查受术者眼部情况,如眼皮的厚度和松紧度,眼裂的长度,是否是肿眼泡,有无内眦赘皮,内眦赘皮的轻重如何,眉毛下缘至眼睑上缘的宽度,眼球是否突出(即所谓的金鱼眼),眼部有无急慢性炎症等。一般来说,眼球过于突出或眉毛与眼睑上缘距离过近(小于18 mm),或眼裂长径较短(即所谓小眼裂,正常眼裂长径为34 mm左右),做出的双眼皮均不好看,应慎行手术;眼部有急性的或慢性的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麦粒肿等,暂不应手术,要待炎症控制后才行手术;应根据眼皮厚薄情况及有无内眦赘皮决定重睑线的设计和采用何种方法行重睑术。对眼皮薄、无内眦赘皮的受术者,可采用埋线法行重睑术;对眼皮稍厚、眼皮紧的年轻人,可行缝线压垫结扎法重睑术;对肿眼泡或有内眦赘皮,或眼皮松垂的受术者,需选用切开法重睑术。

 

      四、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术式

  埋线法、缝线压垫结扎法及切开法重睑术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之处。

  1、埋线法:需时短,不用开刀,不必拆线,术后肿胀轻,恢复自然状态较快,术后即可上班。但埋线法容易脱线,导致重睑不显,或出现线结反应。失败后可用切开法修补。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眼皮薄而无明显内眦赘皮的青年人。

  2、缝线压垫结扎法:需时短,不用开刀,术后因拆线不会有线结反应;但术后1~2周,尤其是第1周肿胀严重。这种方法适用于皮肤较紧且稍厚又不愿开刀的青年人。

  3、切开法:切开法适用于所有要求行重睑术者,能发挥医生的才智,根据受术者的要求及眼部情况,做出一双动人的双眼皮。但施用切开法前要熟知眼睑解剖情况,对眶隔脂肪及皮肤去留的多少要持慎重态度,如果把握不大,宁可少去,以备后来再去,一旦去多了,要修补则不容易。如果担心受术者去内眦赘皮留下瘢痕,则要和受术者讲清楚,重睑线只能设计在内眦赘皮下方,才能形成广尾型双眼皮,但如果内眦赘皮未去,则这种双眼皮只是半双,并不十分好看。如把设计线设在内眦赘皮处,则术后可能内眦处重睑线旁有皮肤牵扯,受术者除有不适感外,外观也不美。为了避免内眦赘皮的牵扯,而受术者又不愿意做内眦赘皮手术时,可以将重睑线设计在内眦赘皮稍上方,但这只能形成平行型双眼皮,而不能形成广尾型双眼皮。

 

  五、术中的注意事项

  手术中,用麻药不宜过多,以免局部肿胀在切开及缝合时发生位置偏移。做完一只眼再做第二只眼时,应不时地与只眼进行比较,尽量做到两侧缝合的长度、宽度一致。手术时,由一位医生做,不要一位医生做一只眼,另一位医生做另一只眼,以免造成各人缝合的高低、深浅不同而使两眼睑不一致。

 

  六、术后的注意事项

  1、术后7天之内尽量避免手术部门沾水;

  2、保证手术部位清洁,防止感染。如果伤口上有血痂或分泌物,可用无菌盐水擦拭。

  3、手术后可对局部伤口加压包扎或用冰袋冷敷,但压力不宜大,以免损伤眼睛。术后一旦发生出血不止和严重血肿,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4、术后应有安静舒适的环境休养。术后2周内不要看电视、报纸,卧床休息时半卧位(把枕头垫高),以免眼睛过度疲劳或头部位置过低而加重伤口肿胀;

  5、手术当日伤口会有些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不要急于吃去痛片,因为阿斯匹林类药物会加重伤口出血;

  6、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7、严格遵守医生嘱咐服药及复诊。

春夏交替注意防治急性结膜炎

  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病科医生经常接到一些患者感觉眼睛发痒,只是用手去揉一揉,并没有在意,可是没想到眼睛却开始发红肿痛,眼角分泌物增多,甚至睁不开眼睛。

  有市民就是这样的症状,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自己得了急性结膜炎。天气热了之后细菌病毒的活力也增强,人们的户外活动多了,灰尘也大,有些人去游泳池游泳,不注意用眼卫生,比如说眼睛特别疲劳的时候搓眼睛,这些都会增加患急性结膜炎的可能。

  由于很多种眼科疾病的初期都会表现为眼部不适,而且同种疾病的成因也有不同,比如急性结膜炎又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种,所以患者在眼部出现症状时,不要随便用药,而要及早就医,对症治疗。要注意用眼卫生,防患于未然:隐形眼镜的这些患者要特别注意,隐形眼镜一定要当天就摘下来,不能过夜。在眼睛痒、不舒服的情况下也不要随便揉眼睛,因为主要都是通过接触传染,你的手可能接触了别的结膜炎病人摸过的电话,或者是扶手,如果你不注意的话又摸了自己的眼睛,你就会把别人的细菌或者病毒传染到自己的眼睛上。

又是一年“红眼”时 预防巧治多爱眼

  红眼病又称暴发火眼,是一种传染性的结膜炎,主要通过毛巾、洗脸用具、游泳池等接触性传染,尤其是集体公共场所,像学校、医院等容易出现暴发性流行。

  那么红眼病的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爱尔眼科专家为我们做以下介绍:

  红眼病的治疗方法1: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

  红眼病的治疗方法2:滴眼药水或眼药膏。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1次,常用眼药水有磺胺醋酰钠滴眼液、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四环素或盐酸金霉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

  红眼病的治疗方法3:中医治疗。可服用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药泻肺饮或银翘解毒丸,同时应用中草药方剂洗眼或湿敷,如用凉茶水洗眼或湿敷,亦可用蒲公英水煎后洗眼。每日2~3次;取桑叶、野菊花、薄荷各半两混合后分10包,熏时取一包放杯内用开水冲泡后熏眼、洗眼,每日3-4次

电脑也会让你得红眼病

  同事小张,近常常加班,每天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人累眼睛也疲惫,她常习惯性地用手揉眼睛。前天突然发现左眼开始发红,然后觉得很痒,忍不住就又去揉。没想到,一觉醒来发现,眼睛非但没好转,而且更红更痒了,还有一些眼屎。难耐之下,来到医院,被医生告知患上了红眼病,必须立即接受治疗。

  原来,她的电脑键盘、鼠标很久没有消毒了,每天不经意间沾染了汗渍和灰尘的键盘、鼠标里储存了大量细菌。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这些细菌就侵蚀到了眼睛。从医院的门诊情况来看,前来就疹的红眼病患者中不少是像小张这样因用电脑而染上红眼病的。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爆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像进入沙子般地疼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屎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

  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黏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预防红眼病关键在于避免接触传染源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游泳池的水、公用的键盘和鼠标等。

  眼科专家提醒:如果长时间接触电脑的人不明原因地患上眼病,可能就是因为平时不注意电脑卫生,或者不注意洗手,很容易被感染。网吧、办公用的公共电脑的键盘、鼠标每天都有很多人触摸,只要当中有一人患病,传染的几率就很高。因此,经常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和网虫们,要高度警惕红眼病。使用办公室、网吧中的电脑键盘、鼠标应定期消毒,避免病菌的接触感染。

  其次,预防红眼病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在接触过公用的电脑等类似的传播媒介后,一定要勤洗手不揉眼,而且提倡流水洗手,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必要时可配备一些预防的药水如氯毒素等。

初春出门保护好眼睛

  当夹杂着风沙的春风吹过时,有些孩子的眼睛就会变得干涩难忍,觉得眼里有异物,不停地用手揉眼睛。如果孩子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再被夹杂着风沙的春风一吹,患眼病的孩子便随之增加。 爱尔眼科专家告诉患者春季眼病预防:

  春季常见的几种眼病

  沙眼病沙眼衣原体是引起沙眼的元凶,儿童沙眼常是急性发作。患病儿童眼睛常有轻微的瘙痒感、异物感、干燥感等症状。集体生活或卫生条件差的环境容易造成传染,很多孩子是由于用脏手揉眼睛,乱用别人的毛巾而交叉感染。

  干眼病春季干燥,泪液快速蒸发,机体水分及营养素供应不足是形成干眼病的主要原因。当儿童用眼时间过长或眼睛长时间盯住电脑荧光屏,眨眼次数明显减少,眼球缺少眼内润滑剂泪液的湿润,同时由于眼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泪液的蒸发加快,造成眼睛干涩不适,久而久之就形成干眼病。

  角膜炎沙粒吹到眼睛里,很多儿童会忍不住使劲用手揉擦眼睛,或翻开眼睑用粗糙的物品擦拭角膜,这样就很有可能将角膜划伤,使病毒、细菌及真菌趁机而入,引起角膜感染。

  结膜炎大多数结膜炎是外因性结膜炎,通过被污染的手、毛巾、手帕,将细菌或病毒带到眼内。患儿眼内有异物感、烧灼感、怕光、流泪,由于眼分泌物较多,患儿早上起床时上下眼睑常被分泌物黏着,严重时眼睑肿胀。

  迎风流泪有些孩子的泪腺受到外界影响如冷空气或风的刺激,可反射性分泌泪液增多,而过多的泪液不能及时被泪道排出而流到眼睑外造成流泪的现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眼部慢性炎症:如结膜炎、沙眼等原因使泪道狭窄,泪道不阻塞,排泪功能降低,正常分泌量的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流出眼睑外,出现流泪。

  眼睛不适莫乱用眼药水

  当孩子的眼睛感到不适时,父母会首先想到为孩子使用眼药水。但该院眼科医生提醒父母,眼药水不是治疗眼病的药,不对症使用会走入误区。比如对于干眼病,医生不主张长期使用眼药水,因为目前90%的眼药水中都含有防腐剂,这些物质会对眼睛表面的细胞产生损害,长期不正确使用甚至会有失明的危险。目前,临床常用的眼药有0.1%的利福平眼药水、0.25%的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药膏、0.25%硫酸锌眼药水。当发现眼睛不适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眼药更放心。

  讲卫生预防眼病

  多风的天气配戴眼镜,或用纱巾包住头部,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沙尘进入眼内。经常洗手,保持手部清洁,不用脏手揉眼睛,防止结膜炎、沙眼的传染。学校和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的场所,要注意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培养儿童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用自己的毛巾和手绢的好习惯,避免眼病的传播和扩散。

因为感冒而导致的角膜炎

  王小姐这段时间因天气的冷热变化受凉感冒了,吃了一些感冒药后感冒稍好转。可是眼睛老是流眼泪,红红的,还有点肿,刚开始以为是工作的原因,使得眼睛疲劳引起的,并没有当一回事。可是这两天,眼睛比之前肿了许多,还伴有刺痛感。

  眼科医生经过检查后,根据病史及检查结果确诊王小姐患上了病毒性角膜炎,而引起眼病的原因竟然是感冒病毒。是因为王小姐不停地去擦鼻涕、用手捂着嘴巴打喷嚏而不小心染上的。

  肖院长解释说,近气温反复,感冒、咳嗽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同时来看眼病的人也多了,许多眼病都是戴隐形眼镜被传染的,还有些是因为选用药物不当,加重病情的。

  感冒时手上沾有大量病菌,病菌很容易在取、戴隐形眼镜时进入眼中污染角膜。发烧时,眼睛局部抵抗力下降,泪液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其代谢产物沉积在角膜与镜片之间,使隐形眼镜透氧性降低,容易引起眼病。

  肖院长提醒:戴隐形眼镜者,如果碰上感冒、发烧,不要使用隐形眼镜,改戴框架眼镜。此外,即使是戴隐形眼镜,在选药的时候也要注意,因为许多抗感冒、止咳和止痛的药物中都含有抑制眼泪的成分。

  泪液分泌量减少会使隐形眼镜过于干燥、透明度降低,进而影响视力。角膜本身就容易干燥,如果人为地再减少角膜的湿润程度,容易导致角膜炎、结膜炎等炎症,使眼睛发红、发痒、有异物感。

预防红眼病有秘方!

  近期眼睛有点发炎,去到医院检查才发现近很多人眼睛都发炎。都是红红的,容易出眼泪,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红眼病,问过医生,医生说近是红眼病的高发期,想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网友,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啊,同时也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如何预防红眼病,让大家多点注意~~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即可清晰。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病。流行快,患红眼病后,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内造成全家、幼儿园、学校、工厂等广泛传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

  注意事项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红眼病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如游泳池、影剧院、商店等)。对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等)或幼儿园、学校、理发馆、浴室等公用物品要注意消毒隔离(煮沸消毒)。个人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 应开放患眼,不能遮盖患眼,因为遮盖患眼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时增加眼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加重病情。 饮食以清淡之品为宜,至于酒类以不饮为宜。 治疗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也可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1次,常用眼药水有10%~20 %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为腺病毒可用0.1%羟苄唑眼药水、0.1%肽丁胺乳剂,如为小病毒可用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每日2~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对红眼病也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称本病为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一般为外感风热邪毒所致,故宜驱风散邪,清热解毒,常用泻肺饮和银翘解毒丸。 当炎症控制后,为预防复发,仍需点眼药水1周左右,或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每日2~3次,以改善充血状态,预防复发。

单纯性细菌性结膜炎

  (一)概述

  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眼病,以大量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为特征。常侵犯双侧,多为双眼同时或间隔1~2日发病,3~4日达高峰,后逐渐减轻,一般10~4日痊愈。多由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或链球菌等引起。

  (二)诊断标准

  1、起病急,结膜充血,表面大量黏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图4 -28)。严重感染病例可形成假膜,称假膜性结膜炎。

  2、实验室检查: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检查,Gram和Giemsa染色可见大量细菌;细菌培养阳性。

  (三)处理原则

  1、分泌物多者可用生理盐水行结膜囊冲洗,每日1~3次。

  2、控制感染,使用广谱抗菌素滴眼液治疗,如0. 3%妥布霉素、0.3%氧氟沙星滴眼液、0. 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每小时1次。睡前涂抗生素眼膏。儿童可点用抗生素眼膏,每日四次。

  3、如果角膜未受累,可加用皮质类固醇滴眼剂,以减轻病症。

  (四)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

  3、停药1月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