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验光配镜的五级验光法

  目前医学验光配镜是提倡的一种科学验光方法,爱尔眼科有着专业的验光师和专家为您选择适合的眼镜。

     爱尔眼科医院告诉你,医学验光配镜,五级验光法的步骤:

  1)检查主导眼。众所周知,90%人主要用右手,因此对这些人来说右手为主手,他们的右手比左手力气大,比左手灵活。用双眼看物时,50%的人右眼为主眼,50%的人左眼为主眼,只要在眼睛前加减一定验光度数,就能改变这只眼睛看物的清晰度,尽管单眼看视力表都是1.0,他们之间的清晰度仍有差异。因此,验光前后主眼的眼别不能调错,否则,戴镜后单眼矫正视力很好,双眼同时应用时因为主眼调换了,看物很不舒服。

  2)检查眼球的位置。如果病人为内隐斜,近视眼要配得浅些,远视眼要配得深些。如果病人为外隐斜,近视眼要配得深些,远视眼要配得浅些。

  3)检查眼球的调节力。如果病人的调节力太强,近视眼要配得浅些,远视眼要配得深些。如果病人的调节力太弱,近视眼要配得深些,远视眼要配得浅些。

  4)检查平衡力。验光时,对病人双眼戴镜后的调节力进行测定和矫正,务必使双眼的调节力要保持平衡一致,如果戴镜后,一眼的调节力强,另一眼的调节力弱,尽管双眼的矫正视力都可达到1.0,但戴上眼镜同时看物,仍不舒服。

  5)检查瞳距。为了使戴上眼镜后,双眼看一个物体时,使物体容易集中到双眼眼前的中央,必须对验光时测出来的瞳孔距离进行医学修正,利用矫正镜片的棱镜效应,使双眼戴镜后看物舒适,正因为医学验光是把验光与医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配的眼镜是治疗视力疲劳的良方。以下是我院候诊室里张贴的介绍栏,供病人自行选择。

人工验光准还是电脑验光准

  人工验光准还是电脑验光准?电脑验光现在比较普遍,很多人认为用电脑验光,就没有必要人工验光了,爱尔眼科专家提醒: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现在很多眼镜店都只是采取电脑验光,基本不提供人工验光。电脑验光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专业人员的人工验光是万万不能少的…..。下面就请菏泽爱尔眼科医院的专家针对于“人工验光准还是电脑验光准 ”做一下介绍。

 

  爱尔眼科专家强调,对没有接受过任何手术的正常眼睛,电脑验光机可以帮助较快的测量屈光度数,但测量的数据仅仅是个参考值。对于做过眼部手术的人,电脑验光的数值差别就更大了。

 

  人工验光准还是电脑验光准?

 

  验光必须分三步走:计算机初测.暗室检影.试戴矫正.尤其是第二步.有经验的验光师可以透过验光镜的小孔.观察投射到视网膜的反光.并根据其速度.亮度和方向的变化来判断被检者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避免计算机验光可能产生的误差。

 

  因为计算机验光操作简便.速度快.是验光技术的一大进步.但计算机验光仪的测量结果常存在一定的偏差.只能对被检者的屈光度数范围.做出大致预测.计算机验光还有一个缺陷.就是只在一瞬间.就完成了操作全过程.容易造成被检者紧张.导致视力度数上升.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计算机验光结果引起的误差.也不能排除验光员操作不当和主观偏见.以及机器本身质量的稳定性或者机器老化等原因的影响。

 

  计算机验光误差主要包括近视度数偏高.远视度数偏低.散光轴差位等.因此.计算机验光结果只能供临床参考.不能直接作为配镜处方.因为目前无论哪种的计算机验光仪.都不如人工验光的度高.当然.由于计算机验光仪能快速测出屈光不正的大致情况.对眼病诊疗中了解患者的屈光程度.可提供有益参考.目前.比较保险.规范的配镜方法应该是在计算机验光后.再进行人工插片验光.并对两种验光结果加以综合。

 

  爱尔眼科专家提醒:医学验光配镜需要电脑验光+人工验光更准

 

  人工验光准还是电脑验光准?验光的时候是在电脑验光的基础上,还应由验光师在暗室中对被验光者进行插片复核,再与电脑验光度数比较,得出一个更为准确的度数,并根据戴镜者的年龄及职业需要得到更合理的结果。即便如此,还要经过配戴者的实际试戴,确感舒适,方能成为正式的配镜处方。

什么是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是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麻痹,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验光。用散瞳方法辅助验光,使验光结果不受调节力的影响而趋于准确。多知道一点没坏处,但是可以不必讲: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验光是很有必要的。

 

  散瞳验光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1)15岁以下的小孩。因为其调节作用很强,验光如果不散瞳,误差会很大。

  (2)15~40岁的近视、远视或散光患者,原则上次验光都要散瞳,第二次验光时,如度数改变不大,可根据原来的度数进行小瞳验光后加减。

  (3)眼底和屈光间质检查均正常,而视力较差,需要用散瞳验光的手段来排除有无屈光不正者。

  (4)比较复杂的屈光不正,如高度近视、高度远视或高度散光,近视或远视合并散光。

  (5)青少年视力不稳定,视力一会儿好,一会儿差,怀疑为假性近视者。这种患者一旦散瞳,调节作用消失,假性近视也就随之消除。

 

  不适合散瞳验光的情况:

  (1)青光眼病人,禁忌散瞳验光,否则会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2)怀疑有青光眼的病人,检查发现前房浅、眼压偏高或在正常值的高限者,亦要十分慎重。

  (3)40岁以上的病人,由于调节力减弱,一般需要散瞳验光。不同年龄的病人散瞳验光的方法有所不同,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3~12岁,用1%眼膏涂眼,1日3次,连续3天,第四天验光,3周后试眼镜;12~18岁,2%后马托品眼液点眼,每5分钟1次,共6次,1小时后验光,10天后试眼镜;18岁以后,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点眼,每5分钟1次,共6次,半小时后验光,第二天试眼镜。

 

  散瞳有无危害呢?

  散瞳的目的是解除眼睛疲劳,让紧张调节的肌肉放松,这样验出的屈光度才更准确。散瞳本身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但散瞳后可有暂时性怕光及视近物模糊现象(看远没有影响,仍然可以正常生活),恢复正常的时间视不同的散瞳药而不一,托品卡胺一般4—6小时恢复正常,后马托品需3天,散瞳后历时2—3周左右即可自行恢复,对眼睛没有害处。散瞳后可使眼处于休息状态,还可据此用来防矫正近视眼。但应注意在强光下进行遮挡,减少紫外线的摄入。

 

青少年配镜需到医院“扩瞳”

  近日,一位学生患者家长周先生反映,他儿子今年15周岁,前些日子发现视力有些退步,于是他带着孩子去某眼镜店配眼镜。次验光后,由于价格等问题,周先生没有在该店消费。接着周先生又带儿子去了另一家眼镜店,出乎意料的是,第二次验光的度数竟然和次相差了100多度!“前后两家眼镜店验光误差为什么会这么大,我不知道哪家才是准确的?!”周先生说。

  爱尔眼科医院亢晓丽教授告诉记者,对于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在配镜验光前是需要进行“扩瞳”验光的,但是这一步骤只有在医院里才会被有效实施。而不少眼镜店为了促销,以免费验光的方式来吸引青少年家长。专家提醒,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配镜,还是去医院“扩瞳”。

  眼镜店如是说——“扩瞳验光?医院都是骗钱的!”下午2点,长宁区某眼镜店。记者一走进店里,就受到了营业员的热情接待。“小姑娘,你要配眼镜啊?我们免费验光的!”营业员发现记者有点疑惑,马上表示店内除了手动验光,还有电脑验光。当记者表明自己要替一名15岁的高中学生询问有关验光是否需要进行“扩瞳”时,店员随即笑了起来:“八九岁的小孩验光才需要扩瞳,高中生都十五六岁了,根本没有必要。”记者向营业员解释,听说医院给18岁以下的青少年验光都要“扩瞳”,店员的反应就是:“医院都是骗钱的!”随即记者又来到100来米外的另一家厂家直销眼镜店。这里的营业员也告诉记者,10周岁以下的儿童验光才需要扩瞳,像高中生患者“一定”是真性近视,验光时没有必要扩瞳,而且店里的手动验光和电脑验光都是免费的。下午3点半,记者又来到黄浦区某眼镜店。当记者向一位男店员询问15岁的高中生验光是否需要“扩瞳”时,男店员连忙摇摇手,连声说:“不需要,不需要!”记者又追问:“那不‘扩瞳’,验出来的度数准不准?”男店员笑笑表示:“你放心好了!”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另一家较大的眼镜店里,记者得到的还是同样的回答:验光不用扩瞳。不过不同的是,该家店员把需要进行扩瞳验光的人年龄限定提高到15周岁。

  眼科专家如是说——青少年不“扩瞳”验光有误差

  亢晓丽教授告诉记者,从医学角度而言,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配镜验光都必须经过“扩瞳”。这是因为青少年和儿童的眼球调节能力要比成人强,如果不通过扩瞳而直接进行验光,容易导致误差。结果,明明是远视的,可能被误验成近视;明明只有200多度的近视,验出来就可能有300多度。如此验光配出来的眼镜只会进一步加深近视度数,对保护青少年和儿童的视力健康危害很大。目前不少眼镜店都以“配镜免费验光”的方式促销。不少家长并不知道普通的验光对青少年和儿童视力的危害,为了图方便,就直接上眼镜店接受“一条龙”服务,事后反而导致自己的孩子视力每况愈下。另外,青少年儿童的近视可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两种。只有扩瞳后再验光,才可以区分。对于假性近视,只需要适当治疗就可恢复,并不一定需要配戴眼镜。据悉,通常医学上用于扩瞳的药水有三种:、后马托品和托品卡胺。按照青少年和儿童的屈光状况不同或年龄层次不同,所用的药水也不一样。对于混合性闪光或远视,一般用或后马托品;对于10周岁以下的儿童,一般用;而10周岁以上的单纯性近视的青少年,一般用托品卡胺。

  医生提醒家长,由于扩瞳药水均属于处方类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方可使用,否则会引发青光眼等疾病。而一般的眼镜店不属于医疗机构,也并不具备给青少年和儿童“扩瞳”验光的条件和资格。

  扩瞳药水依年龄和屈光度而定

  ■:针对混合性闪光或远视,以及10周岁以下的儿童。持续滴药水三天后,进行次验光。再过三星期或一个月,瞳孔大小恢复正常后,进行复验再确定度数。

  ■后马托品:针对混合性闪光或远视。每15分钟滴药水一次,滴三四次后两小时进行次验光。至少三天后等瞳孔功能恢复,再进行复验。

  ■托品卡胺:针对10周岁以上的单纯性近视的青少年。每15分钟滴药水一次,滴三次后半小时进行次验光。一般第二天即可复验。

  (摘自:世界眼睛网 编辑:Din)

儿童配镜马虎不得

  据北京、上海等地调查,学龄儿童配镜不合格率高达80%以上,不少孩子还因配镜不当致使视力进一步下降。为让孩子配上合格的眼镜,专家提醒父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孩子视力不好不一定是假近视

  孩子视力不好的原因很多,除去器质性原因,远视、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因素均可造成。假近视,在医学上称为调节性近视,是由于眼睫状肌过度调节造成,假近视在睫状肌麻痹,放瞳孔去除调节后度数消失。而真近视放瞳后度数仍然存在。不管近视、远视、散光,建议一定及时验光配戴眼镜。如果放验度数消失,确定为假近视,建议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眼睛疲劳,在眼压不高的情况下,睡前可点一滴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解除调节紧张即可。

 

  二、配眼镜一定要散瞳

  发现孩子视力不好以后,要到的医院眼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果是12岁以下儿童,首次验光用1%放瞳孔,让睫状肌麻痹后再验光,13岁以上儿童可用复方托品酰胺类快速放瞳验光,根据验光结果,复验时全面考虑眼位及视力情况给出合适度数再配镜。千万不可以为了省事,不放大瞳孔即验光配镜,因为小孩有很大个体差异,眼睛调节力,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小瞳孔验光为近视,而放瞳孔后验光为远视的现象。在临床中儿童戴镜不适影响视力矫正者,多的原因是验光不准和给度数不合适造成的,甚至有的还误诊为弱视。

 

  三、弱视儿童应尽早治疗

  父母必须弄清试镜完毕后测出的矫正视力是多少,并切记在心。如矫正视力到1.0以上,只戴眼镜就行了,一年后重新验光。如果视力低于0.9时,说明有弱视。父母千万不要把弱视和近视、散光、远视混为一谈。

  弱视是指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视力配镜矫正仍达不到0.9以上的患儿。弱视不但视力差,而且无立体视觉功能。治疗期为学龄前,在8岁内治疗弱视效果,到10—12岁再治疗效果就很差。随着年龄增大而治疗难度增加,超过了13岁前的视觉发育可塑期,治疗恢复的机会就很小了。一旦发现一定要到的医院就医,以防延误了治疗期而遗憾终生。

  发现孩子斜眼、爱摔跤、看东西向前凑、眯眼、拿东西拿不着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四、眼镜一定要配准

  如果医生或验光师验准了光,给了合适的配镜处方,是否按处方配准也很关键。在工作中常见到眼镜和处方不一致,散光轴偏差、水平轴不一致、瞳孔距离不符等导致儿童不适影响视力矫正的现象。所以中华碑林医学网医生在此提醒父母,除了到医院检查外,配镜也应尽量选择的眼镜店。

  如果是近视,取视力的度数;远视比较复杂,在调节内斜者和弱视者取视力好的度数,无合并症的远视取视力而定度数。在这里,特别应当做到的一点是:将调整好度数的眼镜让孩子戴10—15分钟,看是否有头疼、头昏等异常感觉和视物是否倾斜等。

  挑选合适镜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父母挑选的镜架两个镜片中心间距要与医生测得的瞳心距离相吻合;二是要注意镜架不宜过大过重。

详述儿童验光配镜的原则

  核心提示:儿童配镜和成人配镜的原则是不同的。儿童近视、弱视配镜原则是非常特殊的,如果孩子合并有“斜视”,配镜原则更为复杂。

  儿童因为自身年龄的特点,以及存在各种先天发育不良导致的眼病需要治疗,所以儿童配镜和成人配镜的原则是不同的。儿童近视、弱视配镜原则是非常特殊的,如果孩子合并有“斜视”,配镜原则更为复杂。国内各家医院儿童配镜原则略有差别,小编综合国内一些医院眼科的儿童配镜规则,结合书本上的知识点,特综合出以下的原则供大家参考,希望为规范儿童配镜,制定一个统一的配镜规则提供适当的参考。

 

  一、儿童散瞳原则:

  8岁以下的儿童:

  全部使用慢速长效的“”滴眼液散瞳验光。

  1、不合并有斜视、合并外斜视儿童散瞳三天;

  2、合并有内斜视儿童散瞳五天(尽量消除睫状肌调节因素);

  3、弱视儿童,能够经常坚持戴镜,换眼镜前由医生决定是否可以用快速短效的“美多丽”滴眼液散瞳验光(使眼部调节放松);

  8岁以上的儿童:

  1、初次就诊得儿童如果主诉视力不佳,使用快速短效的“美多丽”或者“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验光;

  2、散瞳验光后,得出屈光度数,配戴眼镜视力仍不能矫正的孩子,转弱视、斜视门诊请医生诊治;

  3、医师诊断为弱视的儿童,要用散瞳验光;

  4、散瞳验光后,如果只是单纯近视,验光师可直接复验后处方配镜;

  5、验光师对于一些特殊屈光度的儿童(高度近视、大度数散光、进行性近视儿童),可以请眼科医生会诊配镜方案;

 

  二、儿童配镜原则:

  1、不合并斜视、弱视的近视、远视、散光儿童

  1)近视为矫正视力的度数矫正,视力矫正到1.0即可;

  2)远视减去调节配镜,由验光师试镜并根据视力和症状配镜,远视眼在充足配镜之后,需要减掉100度的调节力;

  3)对于不配合检查的患儿近视按常规方法配镜,而远视再减除100度的调节力,再配镜。

  2、弱视的儿童配镜(不合并斜视)

  1)6岁以下儿童,远视、散光足量矫正,因为低龄儿童视觉适应能力较强;

  2)6-9岁儿童,高度远视适当减少度数验配,散光足量矫正,二次配镜时远视配镜度数要给足;

  3)9岁以上儿童,高度远视,高度散光按照全部度数的2/3进行首次配镜,半年后复查,进行二次配镜时争取度数配足,因为高龄儿童的眼部适应能力较差;

  4)屈光参差不齐儿童,双眼度数相差超过300度以上的低龄儿童可以超常量,双眼配足给镜。大龄儿童根据情况,将度数高的那只眼睛的度数酌情减量给镜。

  3、弱视的儿童配镜(合并斜视):

  如果弱视合并斜视需要治疗,则按弱视配镜原则配镜,不必考虑斜视得情况,弱视治愈后再根据斜视,或斜视手术后配镜原则进行验光配镜。

  4、斜视儿童配镜(不合并弱视):

  1)外斜视、外隐斜:

  A、合并远视,低度矫正配镜(远视度数大了,可以加重外斜);

  B、合并近视,足量矫正(近视度数可以控制外斜视);

  2)内斜视,内隐斜:

  A、合并远视,足量矫正(远视度数可以控制内斜);

  B、合并近视,适当低度矫正(配镜后获得视力的度数);

  C、调节性内斜视,患儿是远视眼需要全部矫正配镜,换镜时要根据同视机检查结果适当减少远视的配镜度数,还应该在保证斜视的度数不增加前提下,减少远视度数。

 

 三、低龄幼儿验光项目:

  一些低龄幼儿需要验光,可是孩子又不配合,等孩子长大了再配镜,又错过了治疗的时机。针对这部分孩子,博主建议:使用口服水合氯醛散瞳后进行验光,这部分孩子的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医生完成散瞳后检影验光的检查。目前在国内这还是一个新项目,此项目的开展将为这部分婴、幼儿早期治疗提供较为的验光数据。

做完近视手术后,你可能会遇到这3个问题…

 

关于近视手术这件事情

我们总将目光锁定在术前和术中——术前检查怎么做?

手术体验是如何?

但大家却往往忽略了在术后的那几个常见问题

而这几个问题,也往往都是到了恢复阶段

大家会想要尽可能多去了解的

为了避免到时候慌里慌张弄不明白

今天我们就先来预习下功课

 

 

术后要滴眼药水吗?

 

术后科学地使用眼药水,对我们的恢复有益,而关于术后眼药水的使用,医生都会给到详细的指导,这其中,会因手术方式、个人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分这几种:

 

– 抗生素类眼药水,用于预防感染;

– 激素类眼药水,用于减轻角膜水肿及浑浊;

– 缓解干眼症状的眼药水、抗疲劳降眼压的眼药水等。

 

总而言之,滴一滴眼药水看似轻松简单,但实际上,医生都会根据患者术后情况酌情开出,对于做完近视手术的小伙伴们来说,更是不可不用也不可乱用,一定要严格在指导下执行。

 

术后会有什么不适?

 

因为近视手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大动干戈”的手术,所以大家的术中术后体验都不错,部分人术后初期眼睛出现略微干涩发痒也是正常情况,当我们出现这类不适,可以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

 

再者就是,由于部分朋友在术后没有太注意用眼卫生、没有按要求使用应用药物药水等,导致眼睛发生红肿、流泪、畏光等症状,一定要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处理,避免在术后恢复的脆弱阶段进一步发生眼部感染。

 

术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普遍情况是,近视手术后第二天,正常用眼就已经没太多限制,工作生活不会因为进行了近视手术而产生停滞。

 

虽说如此,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用眼就可以开始“任性而为”——在术后的稳定期内,该有的注意还是要有,比如3个月内不剧烈运动、半年内不游泳、一年内不潜水,这些一定时间内的“小讲究”,医生也一定会一一嘱托给大家。

RGP

  硬性角膜接触镜:

  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缩写为RGP(RGP即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的英文缩写),RGP所含的硅、氟等聚合物,能够大大增加氧气的通过量。与软性隐形眼镜相比,既提高了透氧性,又保证材料的牢固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湿润性和抗沉淀性。它对青少年真性近视和圆锥角膜的控制、矫正治疗效果经受了国内外眼科专家多年的临床验证,并得到了肯定。近年来,由于高Dk值(透氧系数)、高弹性模量、亲水、抗沉淀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硬性角膜接触镜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普及。

 

  适应群体:

  1 近视、散光、远视、屈光参差。

  2 高度近视、远视、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屈光参差及由此导致的屈光性弱视。

  3 圆锥角膜等角膜变性以及角膜瘢痕、眼外伤术后、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移植术后等角膜形态明显变异的疑难性屈光不正。

  4 先天性白内障、眼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

  5 青少年近视的控制治疗。

  6 青少年角膜散光的控制治疗。

  7 长期配戴SCL(软性隐形眼镜)引起严重缺氧反应或引发GPC(巨乳头状结膜炎)而又不愿意放弃接触镜者。

  8 先天性小角膜、小眼球、无虹膜症,眼球震颤、白化病、马凡氏病等患者。

  9 针对某些特殊眼病可与SCL组合成Piggyback Lens戴用。

 

  不适群体:

  1 有急性角结膜炎、重度干眼患者及翼状胬肉等一般SCL禁忌症。

  2 长期处于多风沙、高污染以及化学制品环境。

  3 长期从事剧烈、对抗性运动者。

  4 眼睛高度敏感,不愿经历一周适应阶段者或仅运动、娱乐等时间使用的短暂配戴者。

  5 飞行员、消防员等特殊职业者。

  6 甲亢患者、糖尿病患者,精神病患者。

  7 个人卫生习惯差、依从性差者。